云南农村信用社

3周前发布 17 0 0

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(以下简称“云南农信”)成立于2005年3月28日,标志着云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。

收录时间:
2025-01-04
云南农村信用社云南农村信用社
云南农村信用社

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(以下简称“云南农信”)成立于2005年3月28日,标志着云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。以下是关于云南农信的详细介绍:

一、机构概况

  • 成立背景:在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金融方针指引下,经云南省委、省政府和中国银监会批准,云南农信正式成立。
  • 机构性质:云南农信是集体企业,受省委委托对全省农信社党的工作实行“垂直领导、统一管理”,受省政府委托履行对全省农信社“管理、指导、协调、服务”职能。
  • 组织体系:全省农村信用社形成了以省联社为核心,包括市联社、州市办事处、县级联社、县级农合行、县级农商行在内的三级法人体系。
  • 服务网络:营业网点数量众多,遍布城乡,为广大客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。

二、发展历程

  • 历史沿革:云南的农信事业起步于1952年,此后各地农村信用社陆续成立,并先后经历了人民公社管理、农行管理、人行代管、银监代管等阶段。
  • 改革发展:自成立以来,云南农信在省委、省政府的领导下,坚持服务“三农”宗旨,践行“诚信服务、合作共赢”的服务理念,逐步发展成为云南银行业中机构网点分布最广、存贷款规模最大、支农服务功能最强的金融机构。
  • 市场定位:始终坚持“立足‘三农’,服务城乡,支持中小微企业,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”的市场定位。

三、经营情况

  • 资产规模:截至2023年6月末,云南农信资产规模达到1.28万亿元,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突破了1.06万亿元和7600亿元,是云南省首家存款“破万亿”的金融机构。
  • 业务范围:经营范围包括吸收公众存款、发放人民币短期、中期和长期贷款、办理人民币结算、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等,以及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。
  • 服务创新:积极创新金融服务产品,推出了林权抵押贷款、抗旱应急水利建设贷款、“贷免扶补”创业小额贷款等多种新业务,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。

四、科技引领

  • 信息化建设:高度重视科技信息化建设,推动“金农网”工程的建设,实现农信社金融服务的电子化、多样化和现代化。
  • 服务渠道:建成了综合业务系统,接入了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、银联系统和全国农信银资金清算系统,实现了资金汇划的跨省、跨行即时到账。发行了金碧卡,开通了96500电话银行、网上银行、手机银行,并推广ATM机具、POS机、自助警银亭、惠农支付服务点等自助服务渠道。

五、社会责任

  • 公益事业: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,包括扶贫济困、捐款修路、建桥、助学以及灾后重建等,累计捐款超过200万元,履行了社会责任,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。
  • 抗震救灾:在汶川地震和云南旱灾等自然灾害中,积极捐款捐物,提供金融服务支持,为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  • 扶危济困:整合扶贫资源,通过扶贫资金和信贷优惠支持挂钩扶贫点的文化教育、家居改造、道路交通和特色产业。

六、发展战略

  • 管理体制改革:深化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,推进农村商业银行改革,建立健全法人治理体制和市场化经营机制。
  • 提升竞争力:通过合理增扩股金、优化股权结构,增强资本实力,提高经营效益,增强抗风险能力。
  • 科技引领:重构安全、高效的科技网络平台和服务体系,为业务创新、管理决策、客户服务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。
  • 人才培养: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,加强干部员工队伍建设,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。

七、最新动态

  • 招聘活动:云南农信定期举行招聘活动,面向社会招聘各类人才,为农信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。
  • 数字化转型: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,提高金融服务智能化水平,提升客户满意度。
  • 服务创新:持续推出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,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。

相关导航